查看原文
其他

《农业现代化研究》2022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转】

三农学术 2023-10-24

*全文可在知网下载:

https://navi.cnki.net/knavi/journals/NXDH/detail?uniplatform=NZKPT

————


第四届“乡村振兴”高峰论坛暨“乡村人才振兴与乡村建设行动”学术研讨会论文

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留农效果研究——以“一村一名大学生” 人才培养工程为例

王佳伟;吴芝花;乔金笛;邹佳敏;廖文梅;181-191


多中心治理理论视阈下农业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研究

樊梦瑶;张亮;192-201


规则约束下水禽养殖户饲料添加剂使用意愿与行为研究——基于TPB-NAM整合模型

汪兴东;彭丹;汤晋;高雪萍;202-210


其他研究论文

面向新发展格局的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探讨

卢昱嘉;陈秧分;康永兴;211-220


从农民住房权益视角审视农村宅基地和住房制度

吕萍;林馨;221-230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信托流转动力要素与实现路径

刘颖;管延芳;杨明;231-239


农牧民的金融素养测评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内蒙古农村牧区的调研

乌云花;永梅;温青超;许黎莉;冯静蕾;240-248


数字普惠金融、非农就业与农户增收——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的实证分析

张兵;李娜;249-260


农地流转对农村内部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吴超;李强;王会;刘霞婷;宋中丽;261-27


职业流动对受雇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的分析

陈瑶;彭开丽;李崇光;273-284


责任认知与社会资本对农户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支付意愿的影响

齐莹;颜廷武;盖豪;285-295


劳动力成本上升、主产区优势与中国大豆种植面积变化——基于1991—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

韩振兴;常向阳;296-305


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业机械化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关联影响分析

姚成胜;肖雅雯;杨一单;306-317


重大突发疫病对我国肉禽产业链市场价格的影响研究——以非洲猪瘟为例

何雯霞;熊涛;尚燕;318-327


异常气候条件下小麦估产方法研究

朱秀芳;李石波;石振君;任笑;程昌秀;328-339


基于POI数据挖掘的北京市农家乐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王婧;李裕瑞;陈宗峰;340-350


喀斯特地区土壤丛枝菌根真菌群落对岩性和人工造林的响应

陈优;肖丹;郑生猛;胡亚军;王小利;何寻阳;351-359


基于氨氮低吸附的折流式沉降滤过装置去除沼液中悬浮物研究

罗志伟;刘建峰;王昌梅;赵兴铃;吴凯;尹芳;梁承月;张无敌;360-368



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留农效果研究——以“一村一名大学生” 人才培养工程为例

王佳伟1  吴芝花2  乔金笛3  邹佳敏2  廖文梅2 

1.江西农业大学 江西省乡村振兴研究院/经济管理学院,江西开放大学高职学院  2.江西农业大学 江西省乡村振兴研究院/经济管理学院  3.江西农业大学

摘要: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振兴,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将人才留在农村,对于全面促进乡村振兴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家庭农地流转的角度,以“一村一名大学生”人才培养工程为例,利用江西省12县(市、区)2 552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分析农民参加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工程的“留农”效果,探讨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参加过“一村一名大学生” 人才培养工程的农民其家庭转入农地的概率比没有参加过的高56.7%,表征农民参加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工程能显著地促进农民其家庭转入农地的概率,提高了“留农务农”的人才培养政策效果。人才培养的留农效果因培养方式、学历层次和农民年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函授教育方式比远程教育方式高7.1%、专科教育比本科教育高17.9%、低龄组比高龄组高23%。因此,为提高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留农效果,提出政府要加大对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投资和宣传力度;根据不同培养方式、学历层次和农民年龄,制订差异化培养方案;鼓励符合条件的农民积极提升教育水平,优化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层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多中心治理理论视阈下农业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研究

樊梦瑶  张亮

河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农业人才是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主体力量,如何多途径助力农业人才培养,对实现产业振兴与人才振兴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多中心治理理论,构建农业人才培养治理主体—治理方式—治理规则—治理目标(4G)分析框架,运用多案例分析法,分析农业人才培养典型模式,剖析其运行机制。研究表明,实践案例中形成了特征鲜明的产品导向型、职业学徒式、研学一体化和利益共享制4种典型模式,培养了大批与产业发展紧密融合的绿色生产型、经营管理型和技能服务型农业人才,提升了人才的生态环保能力、职业化程度和科学技术水平。各个典型模式已形成多元主体互动衔接协同、差异化培养方式逐渐适配契合、培养规则不断完善规范趋同、提高管理效率目标与追求经济利益双重治理目标为导向的多中心治理运行机制。为了进一步优化与推广农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单一政府主导转变为与市场和社会主体协同、推动多元主体治理方式不断契合衔接、促进多元主体创新规范治理规则趋同一致、兼顾管理效率与市场效益的双重治理目标导向的政策启示。


规则约束下水禽养殖户饲料添加剂使用意愿与行为研究——基于TPB-NAM整合模型

汪兴东1  彭丹2  汤晋2  高雪萍2  

1.江西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江西省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  2.江西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饲料添加剂具有提高动物免疫功能、促进动物健康生长等诸多优势。然而,滥用饲料添加剂已经对动物、人类健康和环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规范使用饲料添加剂是养殖户亲环境生产行为的重要表现。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和规范激活理论(NAM)的整合框架,利用江西省、湖北省和云南省水禽养殖户微观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从个体理性和社会理性两个维度,分析在规则约束下水禽养殖户饲料添加剂的使用意愿与行为。结果表明,受访者表现出较高的规范使用饲料添加剂意愿,均值为3.764,但实际行为偏低,均值为3.216。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均对水禽养殖户规范使用饲料添加剂意愿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但影响效应依次减弱;结果意识正向影响责任归属,而责任归属和感知收益共同激活个人规范。意愿与个人规范对水禽养殖户规范使用饲料添加剂行为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意愿的影响更大,但意愿与行为之间存在悖离现象。据此,提出应采取措施提升水禽养殖户规范使用饲料添加剂的积极态度,强化水禽养殖户在生产过程中所承担的环境责任,营造规范使用饲料添加剂氛围,加大政策支持和补贴力度,加强监管与督察力度等政策建议。


面向新发展格局的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探讨

卢昱嘉1  陈秧分1  康永兴2

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2.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摘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给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立足我国当前发展阶段,结合相关统计数据与文献观点,分析了构建新发展格局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在关系,展望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践重点和具体路径。研究表明,新发展格局需要提振农村内需、扩大农村投资、协调工农城乡关系、优化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这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新的视域与可能。面向新发展格局,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以畅通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为重点,切实保障重要农产品稳定供应,优化农业要素利用,提升乡村产业竞争力,增强国际资源市场掌控能力。因此,建议采取内外兼顾的粮食安全战略、三链着力的产业竞争力提升战略、补齐短板的优先发展战略、激发新动能的城乡融合战略,综合施策,在新发展格局框架下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从农民住房权益视角审视农村宅基地和住房制度

吕萍  林馨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住房发展研究中心

摘要:在强调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农村居民群体身份逐渐复杂化、农民对住房权益的需求也呈现多样化。从农民的视角重新审视当前的制度规定,是确定宅基地制度改革的目标和方向需要研究的迫切问题。本文基于农民住房权益视角,结合相对剥夺理论和需求层次理论,以2015年以来全国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为例,分析当前宅基地和住房制度产生的问题,解析农民住房权益残缺的理论影响,探讨上一轮改革在农民住房权益保护层面的经验和瓶颈,提出深化农村宅基地和住房制度改革的目标和建议。研究表明,现有的宅基地和住房制度存在资源分配不均、制度结构封闭、忽视农民财产权益等问题,无法满足日益多元的农民住房权益诉求,成为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桎梏。上一轮改革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尚未充分实现非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住房权益,农村住房和住宅用地市场关系还有待理顺,城乡居民住房权益差距仍然较大。因此,未来农村宅基地和住房制度改革应因地制宜保障农村集体成员的基本居住权益,适当兼顾部分非集体成员的居住权益,有次序地实现农民住房财产权益,从而实现提高宅基地资源配置效率的近期目标和助力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的长期目标。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信托流转动力要素与实现路径

刘颖  管延芳  杨明

吉林师范大学经法学院

摘要: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是实现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的突破口,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以何种方式入市是目前农村土地改革的热点问题。利用信托工具创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方式,实现异地土地要素和金融要素的整合对接,破解城乡融合发展难题。基于我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现状,利用物理学中“场”的概念,构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信托流转动力场,分析促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信托流转的动力要素,探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信托流转实现路径。研究表明,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信托流转动力场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农户的“增收前景+其他价值需求”是核心动力和内部驱动力,城乡融合发展的土地需求和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升级转型是推动力,国家的相关政策保障是支撑力,而土地信托流转在承包地上的成功经验是牵引力。信托客体、信托主体、信托产品和制度保障是动力场的内核,是路径规划的控制点。因此,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信托流转实现过程中,应以动力场中内生动力、推动力、支撑力和牵引力为基础,明确信托客体中信托财产的范围,规范信托主体的权利与义务,优化信托产品结构,完善土地信托制度和配套制度,以期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模式创新,实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路径优化。


农牧民的金融素养测评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内蒙古农村牧区的调研

乌云花  永梅  温青超  许黎莉  冯静蕾

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提升农牧民的金融素养可以降低农牧户家庭非理性投资的概率,能更好发挥金融产品和服务在农村牧区的作用,促进农村牧区金融环境的融资主体不断实现自我优化,最终推动农牧户的持续增收和农村牧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内蒙古农村牧区为例,利用实地调研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方法,从金融知识、金融能力和金融态度三个方面测评了农牧民的金融素养水平,并利用计量经济模型研究了农牧民金融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牧民金融素养水平整体不高,均值是66.5分。从分组情况看,29.4%的农牧户金融素养得分小于60分,只有21.4%的农牧户金融素养得分大于80分。正式与非正式的社会资本和户主受教育程度对农牧民金融素养起到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农牧民所在村的贷款违约现象和户主年龄等对农牧民金融素养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针对农牧民金融素养偏低的现实,通过加强对农牧民的金融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农牧民金融素养至关重要。此外,拓宽村级信息交流渠道,搭建信息交流平台,扩大村民的社交范围,发挥好社会资本在提高农牧民金融素养水平中的作用。


数字普惠金融、非农就业与农户增收——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的实证分析

张兵1,2  李娜1

1.南京农业大学金融学院  2.河海大学商学院

摘要: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对推进农村金融发展、农户增收和共享经济增长红利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4年、2016年和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匹配的面板数据,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增收的影响,并运用中介效应模型,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增收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村地区间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不均,农户间收入水平存在较大差距,部分农户收入尚处于较低水平。48.0%的农户非农就业水平为0,推进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仍是一项严峻任务。数字普惠金融、非农就业均正向促进农户收入增加,非农就业水平是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农户收入的重要渠道,中介效应占比为3.507%。另外,相较于财富较多的农户,数字普惠金融对财富较少农户的增收效应更为明显。因此,建议完善农村地区数字化建设,为不同农户精准提供数字金融产品;鼓励引导使用数字金融产品,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均衡发展;提高农户非农就业水平,进而带动农户收入增加。


农地流转对农村内部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吴超  李强  王会  刘霞婷  宋中丽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在中国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居高不下和社会阶层趋于固化的双重背景下,农地流转能否缩小收入差距以及低收入家庭能否通过农地流转实现阶层跃迁都是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微观数据,利用再中心化影响函数回归和收入转移矩阵,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探讨农地流转对农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并根据所处地区、农地流转数量和租金支付形式(有偿流转或无偿流转)探索其影响的异质性。结果表明:从静态维度考察,农地流转能够有效缩小农村内部整体的收入差距,但把收入差距拆解成两极、高端和低端三个局部来看,加剧和缓解收入差距的影响同时存在。从动态维度考察,参与农地流转有利于提高农村地区整体的收入流动性,能够改善趋于僵化的动态收入分配格局,并且农村低收入家庭可以通过农地流转实现阶层跃迁。从异质性维度考察,农地流转对收入差距的缩小作用主要发生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在东部地区这一效果并不明显;大规模转入农地和有偿转出农地均会大幅缩小整体的静态收入不平等程度。因此,政府在继续推动农地经营权流转的同时要注重交易方式的规范化和市场化以推动有偿流转,对不同流转规模进行差异化政策支持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职业流动对受雇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的分析

陈瑶1  彭开丽2  李崇光1

1.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实现高质量就业是当前受雇农民工流动的主要驱动力,职业流动能否提升受雇农民工的就业质量,对这一问题的探究有助于促进我国劳动力市场向着公平竞争、高质量就业的方向发展。基于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的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法和内生转换模型,分析职业流动对受雇农民工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职业流动的发生对受雇农民工的就业质量有0.78%的正向影响,并且不同类型职业流动的影响效应存在明显差异,其中高技能流动和行业内流动都能显著提升受雇农民工的就业质量,提升程度分别为4.84%和2.78%;低技能流动和跨行业流动都能显著降低受雇农民工的就业质量,降低程度分别为2.87%和1.26%。平均处理效应显示,已经发生了职业流动的受雇农民工如果未发生职业流动时,就业质量会下降11.42%。倘若未发生职业流动的受雇农民工能发生职业流动时,其就业质量能上升15.46%。受雇农民工提高就业质量的最佳选择是高技能且行业内流动,低技能者无论是行业内流动还是跨行业流动都会显著降低就业质量。据此,提出针对受雇农民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受雇农民工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提供及时、准确的就业信息,引导他们实现理性、有序的行业内流动,降低跨行业流动造成的损失等建议。


责任认知与社会资本对农户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支付意愿的影响

齐莹  颜廷武  盖豪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

摘要:探索建立垃圾处理农户付费制度是缓解各级政府对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公共品供给压力的有效途径,对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湖北和河南两省农户调研数据,分析农户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的支付意愿,采用Ordered Probit模型探讨责任认知和社会资本对农户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支付意愿的影响,并使用条件混合估计方法(CMP)解决内生性问题。结果表明,当前仍有48.53%的样本农户不愿为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支付费用,而在愿意支付费用的农户中,其意愿水平为每月10~19元。责任认知通过内容认知和后果认知两个维度正向激励着农户的支付意愿。除人际信任外,社会资本中强关系网络、弱关系网络、制度信任、社会支持和社会需要都对农户支付意愿产生正向影响。强关系网络、社会支持在结果认知与农户支付意愿之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弱关系网络、制度信任和社会需要在内容认知与农户支付意愿之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因此,建议提高农户责任认知水平,强化多维度社会资本积累,并完善工作机制以发挥社会资本在组织运行中的显著优势,从而有效推动农户参与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


劳动力成本上升、主产区优势与中国大豆种植面积变化——基于1991—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

韩振兴  常向阳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为了解决在耕地资源有限情况下合理扩大大豆种植面积的问题,文章基于1991—2019年中国大豆生产的省级面板数据,在控制资源禀赋、外部环境和市场因素的情况下,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中国大豆种植面积变化的影响机制以及主产区优势在上述影响机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在非主产区省份,劳动力成本上升会降低大豆种植面积,在主产区省份,劳动力成本上升带来的影响会被主产区优势所弱化,甚至还会增加大豆种植面积,分区域来看,主产区优势的调节效应仅在西部地区不显著,在东部、中部和东北地区显著为正,说明大豆种植面积的合理扩大应该集中在大豆主产区省份,而非盲目扩大,进而依靠规模经济优势来降低生产成本,利用主产区优势来弱化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冲击。因此,提出在主产区合理扩大种植面积,形成规模化种植,降低生产成本;在种植面积扩张有限的情况下,增加技术和育种方面的投入,提升大豆单产和品质等对策建议。


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业机械化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关联影响分析

姚成胜  肖雅雯  杨一单

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业机械化相互影响和关联,两者共同驱动着中国粮食生产变化。为更好地促进中国粮食生产,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采用Kaya恒等式模型构建了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业机械化联合影响下的粮食产量变化分析框架,运用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法,将它们分解为规模效应、数量效应、装备效应和效率效应,揭示了4大效应对2003—2018年中国及其31个省域(不包括港澳台)粮食生产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1)无论在时间还是空间变化层面,数量效应都明显抑制了粮食生产,而规模效应和装备效应则显著促进了粮食生产,两者在粮食主产区表现尤为突出;2)2003—2018年,效率效应对全国层面的粮食生产由负向抑制变为正向驱动,对省域层面的24个省区呈现明显的负向驱动作用。为促进中国粮食产量持续稳定增产,建议持续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政策和资金扶持,稳定其农业生产队伍,进一步强化粮食主销区的粮食安全责任,因地制宜地促进不同区域粮食生产的机械化发展。


重大突发疫病对我国肉禽产业链市场价格的影响研究——以非洲猪瘟为例

何雯霞  熊涛  尚燕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非洲猪瘟造成我国生猪存栏量急剧下滑,生猪价格快速上涨。由于产品替代,鸡肉和牛肉产业也遭受冲击,价格持续上涨。但是,肉禽市场价格上涨在多大程度上是由非洲猪瘟导致的,非洲猪瘟对肉禽产业链横向与纵向市场价格的影响是否有异,目前还未被充分讨论。为此,本文运用样本外预测法开展反事实推断,探究非洲猪瘟对猪肉、鸡肉和牛肉市场的上、中、下游价格的净影响,进而基于有向无环图和历史分解法分析非洲猪瘟下肉禽产业链价格间的变动关系。研究表明:非洲猪瘟爆发15个月后,生猪价格和猪肉零售价净增长率分别达到266%和184%。随后两个月内,猪肉批发价、鸡肉批发和零售价、牛肉批发和零售价的净增长率也相继达到最高值。非洲猪瘟爆发期间,生猪价格、猪肉批发和零售价是导致鸡肉和牛肉零售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完善动物疫病长效防控机制和信息监测体系,加强肉禽产业链建设,优化畜禽产业结构以有效降低重大突发疫病对肉禽市场价格的冲击力度。


异常气候条件下小麦估产方法研究

朱秀芳1  李石波2  石振君2  任笑2  程昌秀3 

1.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遥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3.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理数据与应用分析中心

摘要:发展针对异常气候条件下的作物估产模型,对于理解气候变化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提高估产模型的适用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综合气象灾害指标、遥感植被指数与趋势产量的随机森林回归估产方法,基于该方法构建了中国五大麦区的小麦单产估算模型,并选择典型的灾害年份在县级尺度和麦区尺度上分别进行了精度验证,对比分析了不同麦区输入变量对估产模型构建的重要性。结果显示:五大麦区估产模型拟合精度的R2均在0.95以上,各麦区县级实际单产与预测单产平均相对误差均低于0.060,区级均低于0.049;输入变量在不同麦区的重要性存在差异。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在五大麦区重要性均较高,干热风指标在西北春麦区与北部春麦区相比其他区域更重要,月平均温度距平与月平均降水距平在各个麦区的重要性差异不大,小麦拔节期与抽穗期的标准化差分植被指数(NDVI)重要性相对其他时间段的NDVI更高。本文构建的估产模型能够满足异常气候条件下估产的精度,可以为极端气候条件下大尺度的估产研究提供参考。


基于POI数据挖掘的北京市农家乐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王婧1  李裕瑞2  陈宗峰2

1.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管理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摘要:农家乐是新时期乡村发展的新业态,其空间分布影响区域旅游和乡村发展格局。已有研究主要基于传统调查或统计数据开展,随着互联网电子地图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数据为农家乐空间分布研究提供了新的数据支撑。基于POI抓取技术获得北京市农家乐空间分布数据,运用加权几何平均算法和多维组合特征对北京市农家乐发展模式进行类型划分,探讨不同类型农家乐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家乐可分为8种类型,包括资源主导型、交通主导型、市场主导型、资源—交通主导型、资源—市场主导型、交通—市场主导型、强综合型和弱综合型,不同类型农家乐的空间分布格局差异显著。资源主导型、资源—交通主导型和弱综合型农家乐呈离散状分布,且主要集中在生态涵养区,交通主导型农家乐分布具有明显条带状特征,市场主导型、资源—市场主导型和交通—市场主导型农家乐呈环状分布,主要集中在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强综合型农家乐主导分布在城市功能扩展区。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交通通达度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农家乐空间分布的解释度均在0.1以上且高于自然地理因素的解释度;生态涵养区农家乐以资源主导型、交通主导型和弱综合型农家乐为主,占比达到89.89%。为此,文本从全域旅游理念出发,提出空间转型、产业转型和管理转型发展策略,以期为区域乡村旅游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喀斯特地区土壤丛枝菌根真菌群落对岩性和人工造林的响应

陈优1  肖丹2  郑生猛2  胡亚军2  王小利1  何寻阳2

1.贵州大学 农学院  2.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摘要:明确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MF)群落对岩性和人工造林的响应特征,是合理利用AMF改善喀斯特地区人工林土壤质量、提升造林效益的重要前提。本文以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石灰岩和碎屑岩区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并以耕地为对照,通过野外区域采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土壤AMF多样性和群落结构,探讨其对岩性和人工造林的响应。结果表明:球囊霉属(Glomus)为研究区主要优势属,其相对丰度为58.50%~89.37%。AMF群落对人工造林的响应在不同岩性条件下存在差异:在石灰岩区,人工造林显著增加了AMF香农多样性指数;在碎屑岩区,人工造林显著增加了球囊霉属相对丰度,却降低了近明球囊霉属(Claroideoglomus)和类球囊霉属(Paraglomus)的相对丰度。进一步分析发现,土壤pH和速效磷是影响AMF群落的关键环境因子。岩性主要通过影响土壤pH间接作用于AMF群落变化(p < 0.05);而人工造林则通过改变土壤养分(特别是速效磷)对AMF群落起到直接或间接作用(p < 0.05)。可见,人工造林对土壤AMF群落的影响受到地质背景(岩性)的制约,未来将AMF用于改善喀斯特地区人工林土壤质量时要充分考虑土壤岩性。


基于氨氮低吸附的折流式沉降滤过装置去除沼液中悬浮物研究

罗志伟1,2  刘健峰1,2,3  王昌梅1,2,3  赵兴玲1,2,3  吴凯1,2,3  尹芳1,2,3  梁承月1,2  张无敌1,2,3

1.云南师范大学能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 云南省沼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 誉环保有限公司

摘要:以多级好氧折流沟串联沉降装置为基础,最大限度地保留沼液中氮素养分的同时,去除沼液废水中悬浮物。根据材料静态条件下等温吸附及解吸率结果,筛选氨氮低吸附填料,接着在动态条件下考察好氧折流沟内填料深度及运行时间对沼液中悬浮物去除效果与氨氮浓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人工沸石、河砂、石英砂和沙漠砂四种材料中,河砂的吸附强度、吸附指标及解吸值最低。选取河砂作为动态好氧折流沟填料,在水力负荷0.75 L/h、滞留时间24 h条件下,无填充、低填充、中填充及高填充对沼液废水中悬浮物最大去除量分别为4.8 g/L、5.1 g/L、8.1g/L和8.4g/L,最大去除率分别为38.0%、51.2%、86.1%和88.7%,而中、高两种填料深度对沼液废水中悬浮物去除量及去除率在第三、四取水口处无明显差异性(P>0.05)。介于应用中材料选取、用量及去除效果比较,河砂填料对沼液废水中氨氮浓度影响最小,建议采用河砂中填料深度的好氧折流沟处理沼液中悬浮物。


——END

内容源自《农业现代化研究》杂志官网全文可在《农业现代化研究》杂志官网下载:

https://nyxdhyj.isa.ac.cn/nyxdh/article/issue/2022_2

相关阅读:

  1. 《农业现代化研究》2022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2. 《农业现代化研究》近10年高被引用量前30篇和高被下载量前30篇【转】

  3. 《农业现代化研究》近年数字农业论文汇集

  4. 《农业技术经济》2022年第3期目录及摘要【转】

  5.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转】


编辑:代安澜

审核:龙文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